“日子過得忒好嘞!” 山東省臨沭縣曹莊鎮(zhèn)朱村,王大爺倚著墻,曬著太陽聽著戲曲,延續(xù)著山村特有的生活習慣。新年來了,他穿著一身新衣,分外喜慶。
“忒好”是臨沭人的一句口頭禪,是特別好的意思。如今的朱村人,自從過上好日子,拉起呱來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忒好”、“牛啦”常常掛在嘴邊。
走幾里鄉(xiāng)村路,拐幾道大彎彎,來到朱村。聽說記者要來,村里召喚文藝隊里的“歌唱家”——
“雙手握住老支前的手,你說崢嶸的歲月,總刻在心頭——緊緊拉住老區(qū)人民的手,讓咱們都過上好日子,承諾兌現(xiàn)在你手。”
這首《拉住老區(qū)人民的手》歌詞情真意切,深受歡迎,如今已唱遍了沂蒙老區(qū)。
2013年習近平在地處沂蒙老區(qū)的臨沭縣曹莊鎮(zhèn)朱村親切地拉著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了解老區(qū)群眾生產(chǎn)生活,握著老支前的手殷切囑咐:“一定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四年多來,鄉(xiāng)村振興的曙光正悄然灑入這片紅色熱土。新春時節(jié),人民網(wǎng)記者新春走基層來到朱村,了解這里在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下,正在發(fā)生和將要發(fā)生的深刻變化。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盼著習總書記再來看看俺村新變化。”
駛在冬季的魯南大地,冰河大野猶嫌束,山入沂蒙不解平,雖是滿眼灰白的色調(diào),但一進朱村,眼前的景色就多彩了起來。
白墻黑瓦,松柏常青,掩映在一色清朝民居中,另一處,一棟棟二層小樓門口貼的是紅色春聯(lián),回鄉(xiāng)人的臉上都掛著喜悅,穿著藍棉襖綠棉褲的老人則圍坐在一起曬太陽,嘮家常。
臨沭縣曹莊鎮(zhèn)朱村支前模范王克昌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呂騫 攝)
村里人向記者介紹,這幾年修路、栽樹、種花、刷墻、立燈,老百姓居住環(huán)境著實改善不少。
“現(xiàn)在環(huán)境變好了,收入提高了,移風易俗減輕了老百姓負擔,村里給老人建了照料中心,沒事就去下棋打牌拉拉呱,可恣了!”支前模范王克昌提起習總書記到他家里看望,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
2013年隆冬,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王克昌家看望。王克昌回憶說,總書記到了他家,看看廚房、看看洗漱間,問他一個月燒多少煤氣,價格貴不貴。在他家待了半小時,總書記在離開前祝福王克昌:“祝老人家健康長壽!”
臨沭縣文家埠村的大集市上村民們忙著辦年貨迎新春。(呂騫 攝)
王克昌攥住記者的手拉呱:“黨的十九大召開,給俺們農(nóng)民送了大紅包。俺參加了縣里的大眾宣講團,給村里的老少爺們宣講十九大、宣傳鄉(xiāng)村振興??h里還給做了直播,村村大喇叭播放。俺今年87了,身體很好,兒女都很孝順,孫子去年當兵還入了黨。俺想好好活個100歲,多享受享受新時代的幸福生活。能不能幫俺們捎句話,真盼著總書記有時間再來看看俺村新變化?!?/span>
朱村像王克昌這樣的長壽老人還不少,歲數(shù)最大的有97歲,超過80歲的有40多位?,F(xiàn)在有了新農(nóng)合,村里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拿著醫(yī)???,俺就能直接去衛(wèi)生站看病去,小病能報銷180,住院能報銷55%。”王克昌走出屋子來到太陽底下,不用拐杖步子也穩(wěn)穩(wěn)的,絲毫看不出這是一位近90歲的老人。
村支書王濟欽告訴記者,總書記還特別關心村民做柳編的情況。柳編是山東臨沭縣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藝品,在臨沭縣已有1400年的傳承歷史,村里的婦女都編得一手好簍筐。
臨沭縣曹莊鎮(zhèn)朱村村民張?zhí)镉⒄谧隽帯#ㄍ跆鞓?攝)
村里新建的柳編廠就在村頭不遠處,傳統(tǒng)的家庭小作坊式生產(chǎn),如今變成了“企業(yè)+編織戶”的新型模式。記者進入廠房內(nèi),車間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柳編工藝品??爝^年了,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來柳編廠干活的人比往常少了很多。
坐在車間中央的一位大姐咧著嘴沖著我們笑了起來,她的褲腿與旁人不同,膝蓋以下的部分都沾上了厚厚的泥灰。
“這是俺們村里的困難戶張?zhí)镉ⅲ杂纂p腿高度殘疾,走路只能跪著走。家里又喪了夫,兒子才上5年級。”同行的村干部向記者介紹。
“俺每天上午來廠里編筐,中午回家給兒子做飯,下午再來,每編一個筐能掙一塊六,俺一天編20來個就能掙三十多塊錢,這比以前在家里自己編筐賺得多?!睆?zhí)镉⑾蛴浾呓榻B。
“我們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讓老區(qū)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總書記當年的承諾仍在村民中流傳。針對困難戶,村里的資助、福利、還有助學金,讓張?zhí)镉⒛缸觽z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張?zhí)镉㈦m文化程度不高,但深知“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道理。她說,編筐是個技術活,她也要不斷學習新的編筐技術,多掙錢。與記者聊天時,張?zhí)镉⑹种械幕钜豢潭紱]有停下來。
“戰(zhàn)爭年代,沂蒙人支援革命,發(fā)揚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改革開放步入新時代,在擺脫貧困的路上我們依然是模范?!蓖鯘鷼J告訴記者。
好黨風帶來好民風
“一定要把沂蒙精神傳承下去”
進村門拐個彎,便是朱村紅色文化紀念園。記者剛跨進大門,紀念園的義務講解員王經(jīng)臣便迎了上來,拉著記者的手走向對面的一排平房。
朱村抗日戰(zhàn)斗紀念館。(呂騫 攝)
“這是革命烈士陵園、這是八路軍老四團鋼八連紀念館、這是歷史文化陳展室、這是檔案室…”王經(jīng)臣對紀念園里的展館和文物藏品如數(shù)家珍。
那時候窮歸窮,人的骨頭卻硬,有道是:“最后一碗米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他上戰(zhàn)場?!?/span>
“1944年的除夕夜,日偽軍500多人向朱村撲來,駐守在沐河東岸頂子村的老四團三營八連等聞訊后迅速涉水渡過沐河,與敵人展開激烈戰(zhàn)斗,將敵人壓制到村西小溝里。八連連長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zhàn)斗,經(jīng)過6個多小時的激戰(zhàn),敵人倉皇逃竄,朱村得救了!”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朱村,觀看村史展,站在總書記旁為他講述這段歷史的也正是王經(jīng)臣,總書記的叮囑至今仍在他的耳邊回響。
“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fā)揚光大?!绷暱倳浫缡钦f。
朱村抗日英雄紀念碑。(呂騫 攝)
“總書記一來,俺們朱村的知名度就高了,這幾年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總共超過6萬人次?!?/span>王經(jīng)臣介紹到,2015年朱村還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檔案館,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村級檔案展覽館,留存下來很多珍貴資料,這其中不僅有各地的黨員干部和中小學生,城里自駕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有時候剛到家準備吃飯,又來了參觀的,咱就得放下飯碗趕去講解。
義務為紀念園做講解,值嗎?王經(jīng)臣堅定地回答,這幾年好黨風帶來好民風,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俺們老區(qū)人民跟著共產(chǎn)黨一路走來,一定要把沂蒙精神要傳承下去。
干群同心其利斷金
“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這樣舒坦的日子”
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除了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最根本的還是激活內(nèi)生動力,讓大伙通過辛勤勞動富起來。
朱村村支書王濟欽接受人民網(wǎng)記者采訪。(呂騫 攝)
村支書王濟欽扳起手指,算一算經(jīng)濟賬:人均才六分地,只種糧食吃不飽,但這里土質好,水源充沛,種經(jīng)濟作物有銷路。村里上馬了有機葡萄、有機蔬菜、優(yōu)質冬桃、晚秋黃梨,還建設了林下食用菌大棚?!皠e人家的葡萄才八毛多,我們能賣到兩塊二?!蓖鯘鷼J咧著嘴笑。
“地、錢、人”等生產(chǎn)要素不斷聚集,推動了村里二三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新的業(yè)態(tài)不斷涌現(xiàn)、延伸。現(xiàn)在,自助采摘、觀光休閑、特色飲食等以農(nóng)家樂為主題的鄉(xiāng)村旅游也逐步壯大。
大學生村官王洋二十出頭,已駐村一年多,幫著村里搞起了農(nóng)村電商。幾臺電腦,一個倉儲柜,主打品牌“朱村味道”,玉米面、黃大豆、鄞紅葡萄、晚秋黃梨,往常地里長的莊稼作物有了包裝,找到了銷路?!艾F(xiàn)在就缺深加工,產(chǎn)量提上去就不擔憂了?!蓖跹笳f。
臘月廿三過小年,吃餃子是朱村人的傳統(tǒng)。(呂騫 攝)
歐拉藤飾的總經(jīng)理張志全曾經(jīng)給習總書記介紹當?shù)氐牧?,不久他就將自己的車間設在了朱村,給村里的剩余勞動力謀工作?!傲幖染G色又環(huán)保,是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好產(chǎn)業(yè)。”他介紹,現(xiàn)在當柳編產(chǎn)品已經(jīng)出口到世界,一年他收入就超過一個億。這不,正值臨近春節(jié),廠里正巧送來過年福利,小貨車上滿載著一袋袋大米和一箱箱白酒,兩位工人忙著往廠房里搬。
在以前,能出去打工的情況還好些兒,留下來的,大多窮熬著。往常的就業(yè)難題,如今不出村就很快解決啦。村民感慨地說,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這樣舒坦的日子,比以前強一百倍,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