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襄陽之所以得名,古城墻功不可沒。6月11日,在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日”到來之際,一場城磚展示活動就在襄城小北門舉行,讓市民對襄陽古城墻有了更深的了解。
6月11日上午,一場由襄城古城管委會、拾穗者民間工作群組織的“請城磚回家、助古城申遺”展示活動在襄城小北門廣場上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關注。
文史工作者 李治和:這個磚墻可不得了,過去不是每一個城都能修成磚城的,建磚城得耗費好大的人力物力。
據(jù)了解,襄陽古城墻最早在西漢筑成,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和戰(zhàn)火硝煙。每次戰(zhàn)后的修繕,相繼留下的“岳、光緒、鄧城”等字樣,也證明了襄陽古城可考證的悠久歷史。
文史工作者 李治和:現(xiàn)在北京有一個元代的磚城遺址,我們是南宋的,比他要早一些,包括現(xiàn)在的西安城墻,南京的城墻,他們是明代的城墻。
不過由于襄陽久經(jīng)戰(zhàn)亂,再加上后來城墻年久失修,以及城市建設的需要,許多城磚或被用于房屋建設,或散落城郊。眼下,襄陽古城墻作為襄陽的一個文化傳承地,又正在進行世界申遺,城墻保護工作變得刻不容緩。
文史工作者 李治和:你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洪武年間的城墻磚,我看到的就只有三塊。
今天,襄城古城管委會和拾穗者們將收集來的1000塊城磚進行展示,工作人員為市民一一講解了這些帶字城磚的來歷和背景。
市民:以前就知道襄陽的文化很長,現(xiàn)在曉得這里面還有許多背后故事。
拾穗者 李師傅:之前也以為就是個撿磚的事,但是當看到磚上有字時,那種心情就來了,覺得作為一個歷史名城,需要有自己的傳承。
據(jù)了解,展示結束后,這一千塊城磚,伴隨著古城保護工作的進行也將被物盡其用,讓市民今后可以更方便的觀賞。
古城管委會 方莉:我們接下來一是會把這些城磚用于古城的維修,二是會建立城墻博物館,供人研究,三是準備古城的世界申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