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傳播,從被看見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系列報道《古韻新風(fēng)》播出湖北篇。孕育于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獨樹一幟的色彩美學(xué)。極目楚天,大江奔涌,精華薈萃。
湖北的省會武漢是荊楚文化的中心,這里古稱江城、江夏,浩蕩長江在這里接納了漢水,形成武漢隔兩江分三鎮(zhèn)的地貌。而有著“天下江山第一樓”美譽的黃鶴樓就巍峨聳立于長江南岸,被稱為“天下絕景”,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誕生了1800年的黃鶴樓,依然在江畔如燈塔守望,一代名樓,歷經(jīng)數(shù)度興廢重建,卻始終是國人的詩意承載。眼下,黃鶴樓的新玩法越來越多,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碰撞,名樓也開啟了“新生”。
2023年,湖北省全年接待游客超過7億人次、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超過7000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隨著,“文博熱”持續(xù)升溫,全國博物館界“明星”之一、荊楚文化集大成者——湖北省博物館,2023年實現(xiàn)觀眾接待量436萬人次,遠超2019年的歷史峰值240萬人次。“翻番”的客流中,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從全新展館到數(shù)字觀展、沉浸式演出、新潮文創(chuàng)……這屆博物館,是懂年輕人的。
作為國寶級文物,曾侯乙編鐘自1978年出土以后,40多年間,只奏響過幾次。編鐘每次奏響,都是國之大事。1986年為了采制編鐘原音而奏響的一次。1997年,為了迎接香港回歸,經(jīng)過特別批準(zhǔn),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慶典上,我們又聽見了曾侯乙編鐘的聲音。音色優(yōu)美,宛若天籟。
占據(jù)C位的“禮樂重器”曾侯乙編鐘,憑借一己之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它的音域橫跨五個半八度,僅僅比現(xiàn)代鋼琴少一個八度,基本涵蓋了人類音樂所能使用樂音?!盾岳蚧ā返仍S多耳熟能詳?shù)母枨?,它都能彈奏?!耙荤婋p音”的獨門絕技如何鑄就?2400年前的樂隊還能玩出哪些“花活”?一起去聆聽千年禮儀之邦的文明回響。
在湖北省博物館里,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著其獨特的故事,蘊含著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匠心,湖北省博物館的新晉“顯眼包”——頂起曾侯乙銅聯(lián)禁大壺的小小 “神獸”,用兩千多年的老蠻腰頂起了近半噸重的酒壺。古代工匠如何精準(zhǔn)平衡,讓神獸穩(wěn)站兩千年不倒?一起去揭秘古人的設(shè)計巧思。
位于湖北十堰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武當(dāng)山古建筑群,被稱為“云端的宮殿”,其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達到鼎盛。1994年12月,武當(dāng)山古建筑群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2006年被整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古建筑群氣勢宏大、雄偉壯觀,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成就博物館”。節(jié)目組利用穿越機視角,解鎖“御風(fēng)飛行”,一起穿越歷史古建,感受武當(dāng)山的玄妙神奇。
楚天大江,千年回響。浩蕩江湖,孕育了荊楚文化的瑰麗浪漫,山川闊野之上,厚重的歷史和文脈,綿延至今,從未斷層。高山流水,江城落梅,荊楚大地的詩意和情懷,穿越古今,與數(shù)字化時代激蕩出悠長共鳴。守護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文明,湖北的努力和探索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