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時值未成年人保護“兩法”(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1周年,也是紅安翔鵬青少年教育基地在革命老區(qū)湖北省紅安縣創(chuàng)立9周年。該基地踐行“檢愛同行,共護未來”,在未成年人教育關護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銘記關愛,創(chuàng)建特色
一是辦學理念獨特。該基地秉承“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輻射全國、創(chuàng)建特色、服務社會、成就事業(yè)”的辦學理念,建立全封閉、多元式教學模式,忠實踐行“幫助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的初衷愿景,“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蠟燭效應,在未成年人思想引導、道德法治、性格磨礪、行為矯正、情感控制、文化傳承、勞動培養(yǎng)等方面形成鮮明辦學特色,取得明顯成績,贏得社會贊譽。
二是教學方法科學。基地針對未成年觀護對象的個性特點、思想認知,堅持以心理疏導、行為干預為主,通過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用溫暖的勸導情懷、專業(yè)的觀護手段、貼心的服務方式解決涉罪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問題。通過“八項特色教育”,即環(huán)境改變、心理疏導、行為矯正、生活體驗、國學文化、興趣培養(yǎng)、感恩啟迪、家風家訓,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適應“六個階段”課程學習,使其情感認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化,思想道德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凈化,行為舉止在嚴格管束中得到磨礪,家庭關系在親情感召中得到修復。
三是管理嚴格正規(guī)。學生來源復雜、情況各異,社會認知少、行為習慣差、法律法規(guī)意識淡薄、自控能力不強,而且困難家庭、單親子女多。為此,該基地立足從單位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技能建設、紀律建設、章制建設、團隊建設的需求出發(fā),堅持建章立制,從嚴管理,大膽要求,以關愛保障為己任,以社會治理為準繩,重規(guī)范保質量,重細節(jié)抓養(yǎng)成,實行24小時陪護、全程無縫隙管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堅持思想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基地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生活教育相結合;堅持對學生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傾注“四心”,即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爭做思想“領航員”、文化“輔導員”、情感“撫慰員”、生活“服務員”。
四是教學成效明顯。通過教育培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加強了對學員的教育,使他們能夠很快適應生活,反省自己,增強自律,重塑人生。第一,幫助校正“三觀”。開展“學英雄、憶先烈”活動,充分利用紅色教育資源,組織參觀烈士陵園、偉人故居、七里坪常勝街、列寧小學,開展回憶中國革命歷程、宣講先烈英雄事跡、播放革命傳統(tǒng)教育片等活動,以賡續(xù)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讓未成年人了解革命歷史,樹立正確“三觀”,校正人生坐標,增強生活信心。第二,幫助糾正認知扭曲。為了實現涉罪未成年人的蛻變,基地實行教員老師24小時全程陪護,與學員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學習、同勞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主動親近,密切接觸。幫助學員糾正認知偏差,消除心理障礙,修復心靈創(chuàng)傷,回歸健康心態(tài)。第三,幫助矯正不良習氣。嚴格作息時間,規(guī)范日常隊列、體能技能、生活習慣、行為禮儀訓練,調節(jié)情緒和突破情感障礙,增強學員體能和抗壓能力,樹立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第四,幫助改變生活習慣。通過有針對性地組織學員打掃衛(wèi)生、值日幫廚、種菜養(yǎng)豬、擦洗車輛等公共服務活動,進一步強化人生磨練,體會勞動艱辛,克服生活缺陷,彌補實踐不足,感知生活不易,從而萌發(fā)感恩意識、集體意識、勞動意識和自律意識,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開啟新的生活模式。第五,幫助增強感恩意識。通過安排以國學文化、紅色傳承、心理援助、家庭文化、社會幫扶等為主要內容的感恩教育,堅持以歷史為鏡子,以先驅教育后代,以國學傳承文明,以古典頌揚孝道,以體驗發(fā)現興趣,以興趣煥發(fā)激情,以激情迸發(fā)創(chuàng)造力。
檢愛同行,護苗成長
一是緊貼“法治工作進校園”教學實踐。該基地積極配合推進法治工作進校園,參與司法機構和學校聯動,協(xié)助法治副校長履行職責和管理,幫助師生提升法治意識。近5年來,該基地重點圍繞“如何應對繁重學習任務,制定和執(zhí)行學習目標”“如何適應青春叛逆期”“如何關愛留守兒童”“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家庭焦慮,正確處理親子關系”“如何預防性侵害和校園欺凌”等諸多現實問題,專門安排心理輔導老師為學生作專場報告376場(次),深受師生歡迎。
二是舉辦夏令營培訓班。每年定期在紅安縣舉辦夏令營培訓班,堅持以現代教育訓練理念為指導,注重發(fā)揮教官優(yōu)勢,致力于通過“強我國防、興我中華”觀念教育,開展軍營生活養(yǎng)成、日常行為舉止教育與特色訓練活動,豐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實踐,幫助挖掘內在潛能,激發(fā)成長成才動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三是開辦“青少年家長課堂”。該基地針對受訓學員對象的實際狀況,不定期開辦“青少年家長課堂”,加強學校、老師、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進訓練場、走進食堂、走進菜地,了解課程設置,觀摩孩子學習,感受培訓生活,解答問題,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利用“青少年家長課堂”這一載體,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介紹辦學方向、創(chuàng)立特色、授課內容和總體要求,集中展示學生服從管理、接受教育、磨礪性格、熱愛勞動、團結協(xié)作的生動現實場景;調動學生家長參加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吸納各位家長的合理化建議。
延伸觸角,推進共建
為更好更實關愛涉罪未成年人,打通“檢愛同行,成就未來”的“最后一公里”,該基地牢固樹立大局思維、系統(tǒng)思維、問題思維、發(fā)展思維,堅持面向社會,拓展資源,實行共建共治,最大限度發(fā)揮作用,提升工作質量效益。
一是加強聯絡,爭取政策。在創(chuàng)辦基地期間,緊扣“檢愛同行,共護未來”這一主題,注重“用心關懷,用愛溫暖”,認真學習和吃透《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關于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意見》等重要文件精神,主動積極與教育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民政、共青團等部門取得聯系,掌握國家政策規(guī)定,了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推進情況,征求對創(chuàng)辦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的意見和建議,商請有關部門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幫助。
二是拓展規(guī)模,融合發(fā)展。堅持立足長遠,固基強本,打造品牌,謀求發(fā)展,擬在鞏固現有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基地辦學規(guī)模,為下一步實行分區(qū)分類規(guī)劃,強化精細化管理,形成教學特色,創(chuàng)建特教品牌奠定良好基礎。
三是主動“聯姻”,拓展空間。一方面,加強與職業(yè)技術院校、中等專科學校的協(xié)調,及時互通信息,保持合作關系,拓展培訓渠道,開辦烹飪、汽修、計算機、無人駕駛技術和家電維修等專業(yè),定向接收翔鵬基地輸送的學員,并在學習結業(yè)后推薦給相關行業(yè),以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提供就業(yè)機會和發(fā)展空間;加強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積極與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文理學院、武漢警官學院協(xié)作,幫助他們提供大學生實習崗位,更好地打造平臺,提供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另一方面,加強與企事業(yè)單位、工會、婦聯、共青團等部門聯絡溝通,根據工作需求,適時安排心理輔導老師為其舉辦相關培訓班授課,介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會發(fā)展變化特點,積極響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訂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助力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
四是校警協(xié)作,保障安全。為加強安全管理,建立校警協(xié)作機制,設立警務工作室,開展“人防+物防+技防”,建立24 小時值班、夜間陪寢制度,周密細致落實各項安全防護預案和工作措施。將聘用保安人員納入協(xié)警招錄計劃、管理范圍、專業(yè)培訓和檢查考核等,賦予校區(qū)值班執(zhí)勤、接送學員、維護安全等職責任務,給予相應的工資報酬,以增強責任心,推進工作,穩(wěn)定隊伍,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