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奈良市的東大寺正倉院里存有大量唐朝時傳入日本的中國珍貴文物。
靜嘉堂曜變天目茶碗
奈良正倉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孤品。白居易詩歌中提到的這種五弦琵琶宋代即已在中國失傳?! ?/span>
唐宋時期中日兩國文化交往頻繁,日本在全面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將大量唐宋藝術(shù)珍品帶回了日本,由于中國戰(zhàn)亂頻頻,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國已失傳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終成孤品。從這些珍貴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觀中華文化頂峰期的歷史風(fēng)貌,它們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
唐代 中國已失傳的五弦琵琶
唐代傳入日本的文物有很多,其中最珍貴的,莫過于正倉院收藏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了。這個文物近20年來只展出過三次,筆者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十周年特展上見到原物,深感其名不虛傳。
琵琶起源于古代印度,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并被加以改造。琵琶一般都是四弦,五弦的被專門稱為五弦,《舊唐書·禮樂志》說:“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后,傳來尤盛?!笨梢娞拼奈逑遗檬鞘⑿械拿?。白居易在《五弦彈》長詩中寫道:“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趙壁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彈。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fēng)拂松疏韻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試聽,凄凄切切復(fù)錚錚?!?/span>
古代詩人可以把五弦琵琶描繪的細致入微,但是如果沒有真實的五弦琵琶存世,我們還是不知道這個琵琶彈出來的究竟是什么聲音??上У氖牵逑遗迷谒纬鸵呀?jīng)失傳了,近一千年以來,人們沒見過也沒有聽到過五弦琵琶,直到正倉院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被公諸于世。現(xiàn)在五弦琵琶已經(jīng)被復(fù)制出來了,筆者有幸聽過一回演奏,它不光音域廣闊,而且感覺和普通琵琶完全不同,無論是琵琶、吉他、冬不拉,所有撥弦樂器的聲音都能發(fā)出來,十分神奇。
和聲音一樣神奇的,是五弦琵琶的外觀。這面琵琶好看的令人難以置信,它正面鑲有精美點綴,中間有一副用夜光貝殼鑲嵌而成的圖畫,上面是一個胡人騎著駱駝,手彈四弦琵琶。琵琶的背面比正面還要精美,底色是黑色的髹漆,上面鑲嵌著無數(shù)螺鈿玳瑁夜光貝殼,圖案豪華絢爛,而且貝殼上都雕有精巧花紋,其中涂有淡淡金色,更添富貴之相。
這個世界僅存的五弦琵琶是正倉院公認的第一名品,編號北倉29,是圣武天皇的遺物,由于使用了大量日本沒有的工藝和原料,被確定是八世紀盛唐時代的作品。這面琵琶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了,莫說在海外的中國文物里它無與倫比,在整個中國音樂史、藝術(shù)史、文物史上的地位,大概也只有曾侯乙編鐘可以與之相提并論了。
正倉院收藏的唐琵琶并不止一件,除了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之外,還有五面四弦琵琶。2015年,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了另一面“紫檀木畫槽琵琶”。這是一面四弦琵琶,長98.5厘米,頸部彎曲,所以也叫曲頸琵琶。這面琵琶出自南倉,屬于貴族獻納之物,但一樣精美異常。
紫檀木畫槽琵琶的正面沒有鑲嵌,只有一副山水古畫,上面畫著兩個文士臨流而坐,其中一人手持紙筆,似乎正要寫詩。這幅古畫由于年深日久,已經(jīng)頗為殘破,山水樹木的畫法,表明這是南北朝時期的古風(fēng),所以這面琵琶是有可能比唐代更早的。
這面琵琶最突出的是背面紋樣,黑色的底面上鑲嵌著一個個圓形和方形的圖案,排列整齊,和今天著名奢侈品廠商LV的標志性裝飾幾乎一模一樣。其實人類技術(shù)雖然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進步,但是審美情趣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還真的不是一朝高于一朝,藝術(shù)分高下而不分古今,古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拿到今天,一樣也是世界頂級的。
宋代 曜變天目茶碗
在日本收藏的宋代文物中,有一個舉世無雙的寶物,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瓷器,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收藏的曜變天目茶碗。
日本在宋元時期,通過禪宗寺院的交流,輸入了一些中國的優(yōu)秀藝術(shù)品。到了明代,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滿派出遣明使,受封為日本國王,又購置了相當數(shù)量的中國藝術(shù)品。這些藝術(shù)品包括宋元明三朝的繪畫、金工、漆器、瓷器等,大多數(shù)都由幕府將軍收藏,號稱“唐物”。這些唐物有個清單,叫做《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后來室町幕府的統(tǒng)治逐漸崩潰,文物大量流出,被各界珍視收藏,稱之為“東山御物”。
在十六世紀初日本著名藝術(shù)著作《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防锱琶沾傻谝坏?,就叫做“曜變天目茶碗”,被稱為“絕世之物”,還有個價格,是一萬匹,大概相當于今天五十到一百萬人民幣的樣子,估計是日本從中國買去時的收購價,這在五百多年前就近乎天文數(shù)字了??上У氖?,當時沒有照片,現(xiàn)在日本傳承的曜變天目茶碗有三個,分別藏于靜嘉堂文庫、藤田美術(shù)館和大德寺,不知道室町幕府將軍收藏的是哪一個。但一般認為,最精美的靜嘉堂曜變天目是將軍家的收藏,從室町時代到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一直由日本最高統(tǒng)治者珍藏。后來這個茶碗被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家光其賜予乳母春日局,成了淀藩主稻葉家的傳家之寶,所以后世也稱之為“稻葉天目”。直到近代的1934年,稻葉家道衰敗,這個碗被三菱集團所得,并入藏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
這個茶碗在中國瓷器史上是個奇特的存在。它生產(chǎn)于南宋福建的建陽窯,是建盞的一種。建盞是當時文人士大夫最喜愛的斗茶工具,宋代的茶和今天日本抹茶差不多,是沖茶沫的,這樣就需要用黑色的茶碗來觀察沖茶的效果,宋徽宗在《大觀茶論》里就說:“盞色貴青黑”。建盞就是黑的,它的胎是黑的,釉也是黑的,而且黑泥導(dǎo)熱慢,特別利于飲茶。
為了裝飾,建盞的釉面上會有各種不同的花紋斑點,這都是燒出來的,不是畫上去的。紋飾一般有油滴、兔毫、鷓鴣斑等,都很精美。然而曜變天目與眾不同,它的名字很怪,不是正常的描述,天目或許指的是天目山,而曜變沒有明確的指向。明人筆記里有一個傳說,說建盞開窯的時候,要取童男童女的活血祭祀,使精氣凝于碗上,故稱曜變。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但它說明至少在明代,已經(jīng)沒人知道這種碗的真正做法和來歷了。
靜嘉堂所藏曜變天目茶碗的精美,是任何宋代瓷器難以望其項背的,它在碗中以奇特的布局點綴了大量圓形光斑,而且這些光斑并非單色,隨著角度的變化,可以展現(xiàn)出淡黃、白、橙、淡紅、青、藍等諸般色彩,絢爛光華難以言喻,非親見不可得知。日本人稱之為碗中的宇宙,筆者觀察實物之后,覺得很有道理,其光芒如天上七曜,變幻莫測,確實大有把宇宙的神奇收于一碗的感覺。
這種茶碗的工藝太過特殊,失傳甚久,甚至連考古學(xué)者都無法發(fā)現(xiàn)其工藝發(fā)展脈絡(lu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連個殘片都挖不出來。2009年,在南宋皇城的考古遺址里,終于出土了中國第一個曜變天目茶碗的殘片,雖然摔得粉碎,但碗中的奇特光華還是令人驚嘆,可以肯定,如此精美的茶碗,一定極為稀少,非皇家顯貴不會使用。
那么,如此珍貴的茶碗,怎么會全都流入日本呢?這大概和中國明代飲茶習(xí)慣改變有關(guān),中國從明代以后開始泡茶,而日本還在沿用古代的抹茶,于是建盞在中國不再被人珍視,被賣到了日本。幸運的是,曜變天目茶碗在日本被保存的很好,所以數(shù)百年后,我們還能見到這個中國藝術(shù)史上不世出的寶物。但可惜的是,由于這個碗太過珍貴,所以平時都深藏于保險庫中,要隔好幾年才會偶爾展出一下。眼下,這個珍貴的茶碗正在日本展了, 展期至6月5日,錯過的話就要再過兩三年才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