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武漢商學院大學生記者團“重走長征路”一行12人從瑞金返回武漢,歷時5天,他們走訪了被譽為“紅軍的故鄉(xiāng)”的井岡山和有“共和國的搖籃”之稱的瑞金等2個革命圣地,在對歷史足跡的探訪中,感受革命先輩在極其艱苦環(huán)境下鋼鐵般的戰(zhàn)斗意志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追求。
4日,采訪團來到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瑞金,這里是共和國的搖籃。
參觀“二蘇大”舊址 重溫紅色精神
“二蘇大”會址是12人瑞金之行的第一站。整個會址,俯瞰像一頂紅軍八角帽扣在地上,是人民大會堂的前身。
走進禮堂,成員們仿佛看到了二蘇大召開的場景,不禁放輕了腳步,生怕驚擾了正在開會的他們。走過去,成員們在長板凳上依次而坐,感受開大會的肅穆。
華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大禮堂后側的防空洞,是共和國人民防空史上的早期典范建筑,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召開各種會議提供了安全保障。
從“二蘇大”會址出來,采訪團的成員們來到中央革命博物館,感受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的工作場景。有些銹跡的大刀和槍支、彈藥靜靜地沉睡在展柜中,像成員們訴說著當年的紅色記憶。
走在青磚路上,看著一座座舊址,2015級航空服務專業(yè)的陳秋玲說,“我們沒有經(jīng)歷當年的困苦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當年的滿腔熱情?!?/span>
飲“紅井”之水 不忘挖井之人
“瑞金城外有個小村子叫沙洲壩,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村子里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讓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了一口井”,這口井就是全世界飲用人數(shù)最多的井——紅井。
約半米高、直徑2米左右青磚砌成的水泥井臺下距井口兩米左右是清澈的井水,20多公分寬的井臺上是一個用紅粗繩系著的打水木桶和兩個竹制的取水器,水井旁的石碑上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手掬一捧紅井水,嗅一嗅,地下水獨有的味道盈滿鼻腔,輕飲一口下肚,泉水的甘甜滋潤到心田?!斑@水很甜,即使太陽這么大也很涼,喝著很舒服,有種幸福的味道在里面。”2014級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胡珍珍喝了一口井水道。
踏在這片紅土地上,記者團的成員們回味著紅井水的甘甜,聽著舊址無言的訴說,感嘆毛澤東等人的豐功偉績,心中的紅色信仰越發(fā)鮮明了。
瞻仰紅軍烈士紀念塔 感受革命情懷
品味過甘甜的紅井水,采訪團一行走進了紅軍烈士紀念塔前?!疤ぶ攘已E前進”八個水泥大字從塔下延伸到它對面的紅軍檢閱臺前。
成員腳步沉重地一步一步走到紀念塔前,周圍的一切都是安靜肅穆的,背后的大樹就像是守護神,挺直地立成一排,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英魂。
一位前來懷念的80多歲的老者指著塔上“紅軍烈士紀念塔”七個金色字說,“這七字只有‘烈’是最初的,其余的都是按照它來刻寫的。”
老人凝視著紀念塔講背后的故事緩緩道來,他說,現(xiàn)在的紀念塔是1933年動工重建,1934年完工落成的。原本的紀念塔被炸毀,一個農(nóng)民撿到了“幸存”的“烈”字,為了保護它,農(nóng)民就把它偷偷地藏在自家的地底下,等到紀念塔重新修建的時候他就把它獻了出來,當時的工程指導者梁伯臺和工程設計者錢壯飛就以它的字體為標準刻寫了其余六字。
一天的時間,12名成員踏訪銘刻偉人身影的舊址,浸潤幾代人心靈的紅井,守護數(shù)萬英魂的紀念塔,訴說革命前世今生的宗祠。瑞金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無數(shù)先烈的血跡,一山一水都訴說著蘇區(qū)精神的真諦。此次重走長征路的活動,讓成員們找到了革命的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革命情懷。
據(jù)悉,此次探訪是武漢商學院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的開篇項目。
此前,參訪團已赴井岡山探訪。在井岡山,采訪團先后來到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和位于茨坪和大井的毛澤東舊居,最后采訪團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的銅像鞠躬致敬?!斑@里的看到的一幕幕讓我非常震撼,每一件文物都好像有聲音,參觀完之后 ,只讓我產(chǎn)生對革命先烈的敬重?!?015級電子商務專業(yè)的郝夢迪說。
通訊員 陳復利、張增 攝影 唐宇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