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云霞
四川宜賓高縣中學 2003年入學
讀網(wǎng)絡直播班應該是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一件事了,讓我從一名尖子生變成了學渣。
我在我們當時的高中是第一批讀網(wǎng)絡直播班的。上高中之前,我聽說學?;?0萬元辦這個班,聽的是成都七中的課。成都七中是神話級的學校,很多人都想上,但也不是想上都能上的。
學校開了兩個網(wǎng)絡班,一個是重點班,一個是普通班,重點班是成績很好的同學。我當時成績還不錯,但是重點班劃線是529分,我考了519分,所以就進了普通班。進班的時候是全班第二。
網(wǎng)絡班雖然分配到各科有老師,但老師不管我們,上課和自習經(jīng)常不來。老師認為學生成績好壞都與他無關,是遠端老師的功勞,沒有太多的責任感。
很多人自制力很差,這種上課方式也適應不了。上課是很無聊的事情,窗簾拉著,靜悄悄的,同學們都盯著一個屏幕,很容易打瞌睡,而且也很難跟上成都七中的節(jié)奏。那邊的老師可能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講競賽的數(shù)學和物理題目,這超出高考的范疇,對我們來說那節(jié)課就是白上。
我印象最深的場景就是課堂上睡倒一大片——不是我們想睡,而是根本沒聽懂。沒睡的就自己做題看書。
有一次所有遠端學校和成都七中一起考試排名,我們也沒有興趣看,反正都是很后面。最后我們都麻木了,怎么跨得過去呢?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和成都七中本部班的一個同學是初中同學,我們才知道即使他們成績很好了,家里也是有請家教的。對于我們小縣城來說,每家請一個家教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班最后高考很差,就只有一個同學上了三本,分數(shù)下來后也沒去上。
我經(jīng)常做夢,夢中回到了剛進高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讀了直播班,哭著到處找老師換班。當時是沖著好的資源才去讀的,成績也比較好,是抱著一點希望的,最后讀了個專科。
這篇文章引起很大的轟動,很多人評論也認為這種模式好,我覺得很奇怪。現(xiàn)在我身邊有親戚和同事正想著讓孩子進入直播班,我真的建議他們要慎重。
羅乾玉
四川宜賓高縣中學 2003年入學
我當時是通過成績篩選進入的重點網(wǎng)絡班,但讀了一年就放棄了。
我習慣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以書本為基礎,反復練習,屬于記憶訓練。而網(wǎng)絡教學是優(yōu)質(zhì)資源的共享,有一定的門檻,很明顯我起點略低,跟不上節(jié)奏。
當時課程是同步直播,沒法錄播和回放。成都七中的教學節(jié)奏要比我們的快,我們上了一半課程的時候,我們學校沒上直播班的同學只學了三分之一。
我們是全程有老師守著的,同學沒有懶惰和松懈,作業(yè)也是同期匹配。但有時候一堂課下來就懵了,不知道該問線下老師什么問題。線下老師答疑也是只能照顧到多數(shù)。老師問剛才5個知識點,哪個沒聽懂,他就挑多數(shù)人不明白的講。
網(wǎng)絡班確實打開了我的世界。當時我們電視都很少看,外界的信息是封閉的。成都七中的直播課間也是不關的,我們聽那邊的同學說宮崎駿、巖井俊二,根本聽不懂,我們的記憶里只有大風車。
如果你的想象力貧乏,網(wǎng)絡課程有很大優(yōu)勢。那時成都七中班主任講一篇課文《我的空中樓閣》,做了一個粗糙的flash,模擬空中樓閣的樣子,當時很酷炫。Flash是配著音樂的,所以多年以后,我還記得這篇文章。
后來我退出去了普通班,但是我的成績下滑更厲害。因為在網(wǎng)絡班有壓力,普通班沒有?,F(xiàn)在想起來,那種壓力是對的。如果在那個年紀,沒有壓力和緊張感,就容易落后。后來到了北京我才知道,一個人需要的是眼界,但是沒有高考的分數(shù),你夠不著。
可以說,選擇退出,是我人生的失誤,終生的失誤。
我現(xiàn)在還記得當時成都七中的班長的名字。有一次班長沒寫作業(yè),老師說,你可以不寫,你就去讀隔壁。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隔壁就是川大。
但我們那一年只有兩個人考上了川大。
吳男(化名)
川北某縣中 2013年入學 2017年通過國家專項計劃考入清華大學
我來自川北的一個小縣城。跟著成都七中上了3年網(wǎng)課,有很多收獲也有很多遺憾。
我印象最深的是米歇爾·奧巴馬來成都七中交流,是全程直播的。成都七中的一位同學在主席臺上脫稿用全英文作介紹,我們很震驚。有時候我們也會收到七中學生自己辦的刊物,里面同學們參加各種競賽,有很豐富的社團活動。
但看著那塊屏幕,我們更多的是旁觀者,沒有太多參與感。
成都七中的老師上課是對著自己的同學,只偶爾提及遠端的同學也要注意下。內(nèi)容上也不會考慮到遠端同學的差異,比如英語課全英文授課,我們老師就把直播掐了,自己上,因為覺得我們跟不上。那邊老師提問的時候,我們老師就讓我們自己理一理思路。
我以前是個挺自閉的人,但有一次晚上數(shù)學習題課,老師算錯了,我突然舉手,老師就讓我去黑板上講。這件事給了我很大自信,后來班上推我當數(shù)學課代表,我的數(shù)學成績也越來越好。我覺著這種互動還是挺重要的。
我回想起我的求學路,覺得我能考上清華,不能只歸功于直播課程,我自己和我們老師付出的努力也不能忽視。
網(wǎng)班課對我來說更多的是視野上的開闊,直接面對現(xiàn)實。
直面現(xiàn)實的作用也是雙重的。如果家庭背景和外部環(huán)境都不看,僅僅看分數(shù),也有差距。即使能追趕到同一分數(shù)水平,綜合素質(zhì)還有很大差距。
成都七中的同學看起來確實輕松很多,知識儲備很豐富,比如說在詩歌專題課上能直接寫詩歌。課后明顯那邊會活躍一些,大家互相打鬧。我們上課是拉著窗簾,關著燈,投影儀效果也不好,色彩模糊??淳昧司秃芾?,高三結束班上大部分同學都近視了。下課很多時候是趴著睡覺,要壓抑一些。
我們直播班是單獨的一棟樓,和其他班遠一些,時間也都是跟著成都七中走。高一的時候校長特地到我們班來說,挑出一個清北的名額來,讓大家努力爭取。
但我能感受到班上努力的氛圍在下降,有馬太效應。我們高一進去最高分是520分,最低分是480分,相差不多。但3年后,最高分是600多分,最低分是480分。主動性自控力強的同學會顯得突出,差一點的就會不斷下滑,會有失落。
我覺得評估直播班的利弊,要看學生本身的水平。如果本地的高中本身就有考600分的水平,那直播班就很有用。如果差距太大,和原有的知識水平脫節(jié),那可能邁不過那個檻。
最后高考我們班48個人,一半的人上了一本線,48個人全部上了本科。
假如我沒有上這個網(wǎng)班課,我可能也會考一個不錯的成績。就是默默學習,在課堂上積極發(fā)問,局限在縣城的小世界里。但上不上網(wǎng)絡班不能單從成績上衡量,如果沒有,我不會聽到屏幕那邊的時事廣播,不會接觸到寫詩歌和制度建設,也不會了解到本部老師提供的不同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