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21年為了拿地,我4次飛來上海進行隔離?!币患腋圪Y地產發(fā)展商的投資負責人近日告訴第一財經,在臨近春節(jié)時,為了開展在內地的工作,頂著香港新一輪形勢嚴峻的疫情,她又一次飛到上海進行“14+7天”的隔離。
2021年由于“三道紅線”、樓市下行、流動性緊張等多重原因,許多內地民營房企收縮投資,甚至有房企暫停拿地,從第三季度起多城土地頻現流拍。在民營開發(fā)商的躺平時刻,逆市加碼拿地的除了有央企、國企,還有港資開發(fā)商。
30多年前中國房地產剛市場化時,港資房企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懷揣資金進入內地開始轟轟烈烈的大開發(fā),被稱為“老師父”。但縱觀過去十多年的歷史,港資房企在內地的投資節(jié)奏,恰好是跟內地開發(fā)商反著來的。當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在狂奔,風口里的“豬”都能飛起來之時,大部分港資是不參與搶地的,甚至被評價為“沒落的貴族”;而每當土地流拍、地價下行之時,這些港資就會卷土重來、反周期操作。
港資房企紛紛百億奪地
1月27日恒隆地產舉行線上業(yè)績會,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之子、副董事長陳文博卻不在香港,過去整整一年,他都在內地項目看項目,盡管離春節(jié)沒幾天了,他卻仍在上海參與會議。
陳啟宗則在業(yè)績會上說,如今內地房地產企業(yè)中有很多在財務上比較困難,這反而可能成為恒隆買地最好的機會?!叭绻粋€城市平時賣很多地,現在賣地收入少了,會不會讓我們有機會用一個比較好的價錢買土地?”他稱。
另一家港資房企的投資負責人,近日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她2021年大部分時間都往返于香港和內地,曾在上海經歷了4次隔離,主要目的就是來看項目和拿地?!澳壳暗恼呤沁M入內地需要隔離14+7天,內地低風險地區(qū)人員到香港可豁免隔離。”
去年年尾,該房企終于在上海第三次集中供地中斬獲一塊純住宅用地,當時僅有3家房企競爭,“這放在過去根本不敢想,我們肯定會搶不到的,現在拿地容易了許多,接下來會考慮更多項目”。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氏旗下的新世界集團,在2021年年初選擇把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在了廣州,釋放了將重倉內地項目的信號。去年9月,新世界中國地產宣布投資70億拿下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夏街村舊村全面改造項目,擬打造總部經濟區(qū)、金融集聚區(qū)與美食休閑街區(qū),引入K11集團旗下品牌、瑰麗酒店等。去年12月20日,新世界中國再宣布,又于大灣區(qū)拿下3宗城市更新項目,包括深圳市光明區(qū)光僑食品廠改造、深圳市龍崗區(qū)188工業(yè)區(qū)改造及廣州市海珠區(qū)的"省二醫(yī)城改項目"。
嘉里建設則于不久前,在上海黃浦拿下一個百億大項目,地段稀缺。2022年1月4日,嘉里建設有限公司發(fā)布公告稱,成功招標購入上海市黃浦區(qū)一宗土地作綜合發(fā)展之用,代價133.29億元。地塊位于上海黃浦區(qū)核心地段,毗鄰外灘、豫園、南京東路步行街及人民廣場等地標,是以交通導向的綜合用途發(fā)展項目之一部分,總建面高達19.9萬平方米,其中可以用于建造住宅公寓及石庫門聯排別墅的建面達到12.45萬平方米。
過去幾年畫風是“賣賣賣”的港資房企瑞安,在2021年12月武漢第三次集中供地上,竟然一舉奪下了武漢新任總價地王。在與武漢城建集團聯手之下,瑞安以165.268億元底價拿下武昌灣三宗地塊。瑞安以底價摘地,樓面價并不高,三宗地塊平均樓面價在15000元/平方米上下,四年前周邊樓面價即為14330元/平方米。外界猜測此地塊或被瑞安打造為武漢的第三個新天地,瑞安早在2005年進入武漢,其打造的武漢天地項目二手房價目前在武漢市場處于天花板位置。這次拿地不用搶奪,利潤對于瑞安來說還有很大想象空間。
恒隆也于去年下半年宣布,將在昆明打造首個以君悅品牌冠名的服務式寓所銷售項目"昆明君悅居",將于2022年底推出市場。
其實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剛剛發(fā)生,香港置地就以310.5億的價格拿下上海徐匯一宗綜合體地塊,以內地總價第一高的大手筆,展現了重倉內地的決心。
“港資房企更注重財務穩(wěn)健和行業(yè)周期性的風險,所以過去在拿地很火爆的時候,港資是偏謹慎保守的。現在反而成了港資出手的好時機,因為我們資金成本低,自有資金多?!鄙鲜龈圪Y地產商投資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會更多關注公開招拍掛市場,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歷史上曾多次“反周期操作”
回溯過往,在內地房地產市場化之初,港資是最不可被忽視的一股力量。進入內地掘金的中國香港房企,帶來了賣樓花、按揭購房等銷售模式,在豪宅和商業(yè)地產領域樹立起了早期的標桿項目。
然而每當內地房企蒙眼狂奔沖規(guī)模,港資的身影就會淡出。2009年是個拿地熱年,全國多地高價土地頻現,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那時卻說“凡是買了地王的,大半都是后悔的,歷史都證明他們是傻瓜”。
2015年-2016年,又是一個地王頻出的時代,新世界發(fā)展卻將北京、上海等9個項目以339億元對價打包賣給了恒大,這幾乎是當時新世界發(fā)展在內地的一半土儲。同年,華人置業(yè)宣布完全退出成都市場。
2017年-2019年,內地房企紛紛喊出千億乃至三千億規(guī)模的口號,港資房企卻在規(guī)模TOP30中徹底銷聲匿跡。
但實際上港資從未撤退。每當內地房企資金鏈吃緊、內地城市土地出現流拍時,港資房企就會反周期操作,逆勢加碼。
比如2011下半年-2012年,由于房地產調控導致樓市低迷,全國土地流拍頻頻上演,和記黃埔、長江實業(yè)、新世界、嘉里建設、恒隆、瑞安卻趁機在內地一二線城市拿了一波地,借這次窗口期,許多港資房企第一次進入內地二線城市市場。
在2017-2020年內地房企強勢發(fā)展的時代,內房企還曾紛紛到香港拿地,擠壓港資房企在大本營的空間。結果2021年不少內地房企又把香港項目賣掉,套現緩解燃眉之急,這時候多是香港本土開發(fā)商撿漏接盤了。
看來不僅在早期的項目銷售上港資開發(fā)商是“老師父”,在周期操作上,港資也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港資企業(yè)和老板大多經歷過金融危機,心有余悸,所以會偏向謹慎和保守,他們的杠桿率常年處于低位。此外,因為摸爬滾打多年,有較為豐富的反周期操作經驗。在內地的區(qū)域布局上,由于對下沉市場了解不足,普遍選擇布局一二線城市、長三角和大灣區(qū),對不了解的三四線市場比較畏懼。在大環(huán)境危機降臨時,這反而成了明智的選擇?!币幻诟圪Y房企任職多年的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