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的瘋狂會吸納實體經濟的資金,推高實體成本,加劇實體衰落,降低國家競爭力。所以,我國當前經濟調整的方向應該是使房地產回歸本位。
上半年的信貸數據顯示,信貸資源大量涌入個人按揭貸款,今年上半年銀行貸款增加7.53萬億元,其中房地產(000736,股吧)貸款增加2.93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7.9%,已連續(xù)12個月正增長。7月份的4636億元新增貸款中,幾乎全部是住房貸款,可以說7月份的銀行信貸資金盡入房地產彀中。
房地產為什么在一二線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們想象?房地產信貸數據為何會飆升?這需要深入探討房地產與信貸的關系。
一是政府財政依賴癥。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開始,地方和中央的財稅分配是中央拿大頭,地方拿小頭,但地方為了城市改造、基礎設施的建設、文教衛(wèi)等人員工資等,往往收支難以平衡。財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通過土地掛牌出售,來彌補財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土地單位價格,方能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平衡。上半年多個城市出現“地王”,土地價格的飆升必然推動房產價格的上漲。當民眾意識到再不下手,房價離自己收入的距離越拉越大時,慌不擇路用手頭不多的資本進入房市,銀行房地產信貸在此時增長也就不足為奇。
二是銀行利息倒掛。今年以來,CPI一直高于銀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CPI是監(jiān)測物價水平的一個指標,物價水平上升,意味實際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變,物價持續(xù)上漲就會出現負利率,當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時,存錢就會貶值,因為獲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價的上漲。但今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銀行基準利率一年期在1.5%區(qū)間,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漲幅大于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銀行利率這么低,那么手頭又有點積蓄的投資者怎么辦?把錢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資金縮水。但大部分民眾對復雜的東西不敢輕易涉足,通常喜歡簡易操作的產品。相比股票、P2P等,房子能看得見摸得著,入門沒有多少門檻,操作相對容易,所有房產投資者寧愿向銀行貸點款,也要擠進房地產市場以求財富的穩(wěn)妥。
三是國家增發(fā)貨幣。我國貨幣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額就達到97.42萬億,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額139.2萬億,中國在經濟貨幣化提高的過程中埋下諸多隱患,老百姓(603883,股吧)最擔心的是手里的人民幣被稀釋,財富不知不覺地被隱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貨幣不被稀釋?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國內投資資源性的產業(yè)保持一定壟斷性,要么把資產轉移到國外。但普通大眾僅僅只是想把財富的抗跌性增大一點,而房地產無形中成了“抗跌神器”。哪怕手夠不到,也要跳起來向銀行求貸來買入房產,以防手中人民幣貶值。
從上面三個情況看,房地產信貸的高漲,是我國畸形政策所導致,政府過分依賴投資,把房地產這個生活必需品當作支柱產業(yè)來推動經濟增長,給國民經濟帶來諸多后遺癥。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用房地產來推動經濟增長而獲得成功,日本當年的房地產泡沫經濟導致經濟衰退25年之久,至今還沒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國運用房地產結合金融來推動本國經濟,結果釀成全球金融危機,各國的教訓給我們一個啟示:只有實體經濟的穩(wěn)定才是經濟繁榮的定海神針。
美國從2008年開始反思,認為制造業(yè)是經濟穩(wěn)定不可或缺的選項,所以美國開始對制造業(yè)又重視起來,資本的回流使美國經濟開始復蘇。而我們還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的瘋狂會吸納實體經濟的資金,推高實體成本,加劇實體衰落,降低國家競爭力。所以,我國當前經濟調整的方向應該是使房地產回歸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