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電影《盲探》時,印象最深的是劉德華與鄭秀文在開車去查案時,專程打包了一盒路邊的和味牛雜。劉德華飾演的盲探西裝筆挺,紳士儒雅,吃起路邊攤的牛雜滴里嗒啦,那一刻,路邊牛雜瞬間成了熒幕上的主角,有什么能比一盒路邊打包的和味牛雜更吸引人呢!
這幾年各種牛雜鍋牛雜煲的店也挺紅火,吃過兩次覺著味道還行,就是越吃越懷念站在路邊滴里嗒啦吃牛雜的日子。
廣式牛雜有三類,一類是牛心、牛腎、牛肝白灼的三星湯;另一類是牛羊雜一起煮湯,這兩類都必定要放酸蘿卜一起吃。第三類則是把牛腸、牛膀、牛肺大塊放入調(diào)有香料的湯里與大塊的蘿卜一起熬上幾個小時,吃的時候再用剪刀剪成一節(jié)節(jié)的串在竹簽上,或者放在飯盒里用竹簽扎著吃。路邊攤買牛雜多數(shù)是剪牛雜,還會配上蒜蓉辣椒醬、桂林辣椒醬或者甜醬任食客自選。
年少時放學(xué)和好朋友踩單車回家,路上必要經(jīng)過一檔阿姨牛雜,最愛吃的是一串凈腸,但凈腸價格最貴,學(xué)生仔不會舍得日日吃,更多時候是點一串雜,卻央求那賣牛雜的阿姨多剪一塊腸進去就心滿意足了,有時候吃上兩大塊蘿卜也覺得挺不錯。那蘿卜早吸足了牛雜湯,一口咬下去,哧溜溜地燙了嘴巴,又趕緊吹吹,眼看著湯汁要滴下來了趕緊再咬一口,那真是暖暖的幸福感!
廣東話說“和味牛雜”,非香辣,非酸甜,所謂“和”是調(diào)和五味,適口之食,一個“和”字其味無窮。
民國年間,廣州城郊有一處寶漢茶寮極負盛名,文人墨客都愛在這里品茶雅集。高劍父、陳樹人等書畫名家也是常客。有一次高劍父走出茶寮去買路邊牛雜,賣牛雜的小販問,“我聽說今天好幾位畫家都來了,高劍父在不在?”高劍父問:“你認識他嗎?”小販說:“不認識不認識,但好中意(廣東話‘喜歡’)他的畫!”高劍父一高興跑進茶寮里當(dāng)場畫了一幅畫送給這小販。不知道畫的內(nèi)容是什么,但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不也是個“和”字嗎?
前兩年,家里鐘先生在環(huán)市路附近上班,建設(shè)大馬路上有一檔“走鬼牛雜”特別好吃,知道的朋友們都叫“阿叔牛雜”?!鞍⑹迮ks”并非日日開檔,開檔了也只有兩大鍋,賣完即走,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卻真沒吃上幾次,越吃不上就越覺得那味道真好。這時候?qū)σ煌肱ks的珍惜,不像少年時因其貴,而是因為難得吃到好吃的,于是兩人還要互相謙讓,眼看著各自都只吃邊角料,碗里剩的竟都是最好的,便扎起一塊最好的凈腸塞進對方嘴里,說著“這塊好這塊好!”
時常想起那年下雨的冬天,我下了課輾轉(zhuǎn)一個小時跑過去找剛下班的鐘先生,他撐著傘在路邊等我,手里拿著一飯盒的“阿叔牛雜”,兩個人站在冬雨瀝瀝的屋檐下,滴里嗒啦一起吃著牛雜,那味道大概就是“和”吧。(劉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