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美麗的十堰也一樣。大家來到湖醫(yī)藥也有段時間了,食堂的飯菜是否已經吃厭?如果已經吃厭的童鞋就快來看看十堰的美食吧?。?/span>
涼蝦,又叫“米涼蝦”,是一種用大米做成的特色小吃,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廣泛分布于湖北宜昌、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其滑糯清爽,柔軟清甜。
相 傳很久以前,三峽邊居住著一戶彭氏母子。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年邁的母親病了,很想吃一口河邊的小蝦。兒子聽后便冒著嚴寒來到河邊,想給母親撈蝦。到河邊 才發(fā)現(xiàn),河面早已結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開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開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體融化冰面。沒多久,他昏過了去。在夢里,一個白胡子老者對 他說:你不是要蝦嗎?我教你……小伙子忽地醒來,飛奔回家按老人的方法做好小蝦,一口一口喂母親喝下,母親奇跡般蘇醒過來。后來,小蝦制作方法在民間流傳 開來,人們稱之“彭桂花涼蝦”或“孝子涼蝦”。
蘿卜餃子
雖然也叫餃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北方水餃主要原料為面粉、瘦肉和蔬菜,而蘿卜餃子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卜。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卜餃子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卜餃子一段香脆。在江西贛南地區(qū)也有這樣的做法:用蕃薯粉做餃子皮,用蘿卜剁成丁做餡,做好后清蒸即可食用,皮是透明裝。
酸漿面為襄陽市棗陽的獨特的面食,發(fā)源于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據傳,清朝中期一家小吃店以面條生意為主,經常將夏秋收獲的青菜放在缸內發(fā)酵變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將酸菜水當做面食的佐湯做成酸乎乎、香噴噴的酸漿面。沒想到,這一盆面條一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搶食一空,南來北往的客人食后贊不絕口,酸漿面由此成了棗陽特有的風味小吃。
三合湯
源自湖北鄖陽地區(qū)的小吃
三合湯的制作需直徑約為1米的大鐵鍋,鍋中間圈著一只大砂罐。據介紹,這個是為了隔開內外食物和湯的主要配料。人走到鍋邊,嗅見那撲鼻的濃香,看著絳紅的鹵牛肉,粗壯長嫩的蔥白子,鮮紅尖角的老辣椒,橙黃油泛的熱湯汁,給人的感覺是:湯濃醇鮮,原料豐富。一碗由牛肉、鮮水餃、紅薯粉制成的三合湯下肚,渾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療風濕的食療作用。
碗糕是竹溪縣當地所著名的一種民間特色風味小吃,擁有悠久的歷史,據可靠資料考證結果表明,竹溪碗糕時至今日,已經有著500多年的歷史。
竹溪碗糕的特點是外觀色澤雪白,食用起來口感軟糯,味甜而不膩,自古流傳竹溪碗糕有保胃健腸的藥用功效。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的竹溪碗糕以蔣家堰鎮(zhèn)梅書英碗糕最著名。梅家碗糕形美味香、潔白松軟、香甜糯口,深受食客的歡迎,日蒸300碗,半天售完。從明朝年間開始,竹溪人入川挑鹽,下武昌販布或外出求學,在臨行前都要吃一碗碗糕,以示出門吉利,辦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