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花鼓戲的鄉(xiāng)土文化密碼
2018-01-21 10:26:38
來源:光明日報
荊州花鼓戲是一種源于湖北天(門)沔(陽)鄉(xiāng)間“土花鼓”“地花鼓”的湖北地方戲曲。它雖然在湖北地方戲曲中位居漢劇和楚劇之后,但在江漢平原上卻位居老大,任何外來的戲曲,如京劇、漢劇、楚劇,都無法挑戰(zhàn)它的演出市場,奪去它的風頭,當?shù)孛癖娨虼朔Q其為江漢平原上的“老國戲”。任何地方戲曲,都是在地域文化的土壤和區(qū)域歷史演進脈絡中孕育成長的,蘊藏著地方歷史文化的密碼。荊州花鼓戲也同樣如此,悉心發(fā)掘,便可明了其中豐富的鄉(xiāng)土文化信息。
荊州花鼓戲的前身是沔陽花鼓戲,經(jīng)漁鼓、三棒鼓、碟子、連廂、小曲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的碰撞融合,并吸收漢戲、楚劇等戲曲精華而誕生。沔陽花鼓戲起源于民間,其早期形態(tài)叫作“土花鼓”“地花鼓”“沿門花鼓”“推車花鼓”“乞討花鼓”等,由名稱可以看出其地地道道的草根色彩。但是,民間文化富有充分的智慧,它們善于改造自己的草根特色,尋求一個更有來歷更有身份的根源,抬高自己的地位。沔陽花鼓戲就是如此,它雖然來自田間勞作與流浪乞討生活,但在秘傳的《汪家門徒師承譜紅帖》等材料中卻塑造出完全不同的正宗出身。
汪家門是沔陽花鼓戲的最早流派。其一世祖為汪源發(fā)。在相關記載中,汪源發(fā)被描述為一個很有來歷的人。“明朝成化王末年,弘治御極殺洪喜娘”,“我們唱戲的(要)滿門殺死,以后未有殺死的玩戲的人,入了江湖客”。據(jù)此,汪源發(fā)大抵是宮里的樂工,“(因)捉拿玩(戲)的人,無家可歸,隱姓埋名,(改)姓王名水發(fā),雖入了江湖,總是傳戲,推車花鼓、采蓮船、唱小曲子、打連廂、瓦子板。傳與兒子汪羊子,又傳陳明中,又傳夏克明,又傳汪九五,又傳汪春堂,又傳汪愷,又傳汪春保。接起一代代根源,未有斷線。”汪源發(fā)不僅開創(chuàng)了汪家門,而且由于有宮中樂工的正規(guī)音樂技能,“會工尺譜”,由此沔陽花鼓戲的音樂也是有來歷的?!锻艏议T徒師承譜紅帖》成帖時間不詳,從文字重復和語氣不太通暢的情況看,應該是經(jīng)藝人口耳相傳而形成的,其所敘說的追殺戲人等事例也無從考證。但經(jīng)過這個故事的渲染,沔陽花鼓戲就有了宮中樂工的背景,而不再是一群乞討藝人的創(chuàng)造,從而與正統(tǒng)文化發(fā)生了關聯(lián)。關于沔陽花鼓戲的來歷,還有另一個傳說。據(jù)說有一年發(fā)水災,有兩口箱子飄到沔陽城。百姓撈起打開一看,一箱是戲服,另一箱是頭盔。于是,大家穿彩裝,踩高蹺,唱地花鼓,花鼓戲由此誕生。這種說法暗示沔陽花鼓戲的產(chǎn)生是一種“天授”,帶有“神意”。它和上述汪源發(fā)創(chuàng)花鼓戲之說,都是借用正統(tǒng)文化以提升沔陽花鼓戲身份地位的策略,是民間對于草根文化的抬升和塑造。
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專門有一篇文章討論湖北花鼓戲,他贊揚說,湖北花鼓戲的題材“有許多地方可以很真切的看得出平民社會的生活和風俗”。和漢劇楚劇比較,荊州花鼓戲更富有鄉(xiāng)土氣息,保留的江漢平原上的民眾生活形態(tài)更為豐富。在整體風格上,沔陽花鼓戲以悲情為主調(diào),這種悲情源于沔陽花鼓戲“穿街過市流浪苦,沿門乞生唱花鼓”的歷史。這一段歷史,不僅留下了傳統(tǒng)劇目《打蓮廂》《逃水荒》,而且給沔陽花鼓戲的情感表現(xiàn)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江漢平原上的民眾飽經(jīng)戰(zhàn)爭、災荒的磨難與痛苦,沔陽花鼓戲的悲情和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相碰撞,產(chǎn)生出巨大的藝術魅力。以劇情而論,沔陽花鼓戲“喜采本縣近事,附會其詞”。其中的不少戲,如《三官堂》《斬經(jīng)堂》《柳林寫狀》中的主要人物,都能實指家住什么地方,真實姓名是什么?!陡娼?jīng)承》中的張朝宗,不僅實有其人,而且家譜尚存。沔陽花鼓戲打鑼腔的常演劇目有個傳統(tǒng),“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喻老四是位貧農(nóng),張德和是位商販,都是有原型的人物。《白扇記》也是沔陽花鼓戲的傳統(tǒng)劇目,“不唱白扇記,不是花鼓子戲”。而《白扇記》也是依真人真事編出。正因為如此,江漢平原上的民眾觀看沔陽花鼓戲,覺得就是鄰家發(fā)生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十分貼近。還有一些表現(xiàn)風尚掌故的劇目,如《仙桃十二景》《沙市寶塔》,景致就在身邊,情節(jié)就在日常,令民眾深感親切熟悉。
在音樂上,荊州花鼓戲有四大主調(diào):高腔、圻水、四平、打鑼。高腔的產(chǎn)生和勞動生活直接相關:沔陽鄉(xiāng)間,一下大雨,就要把垸子里的水用水車排出來。踏車的人覺得枯燥,就喊號子般詠唱,一邊喊一邊有人接腔,并打鑼鼓,高腔據(jù)說就是這樣形成的?;ü膽虻拇驌魳芬仓饕獊碜越瓭h平原的民間鑼鼓,如車水鑼鼓、道士鑼鼓和采蓮船、高蹺、獅子、龍燈等所用的鑼鼓點,風格獨特。在服飾道具上,在表演動作上,沔陽花鼓戲也往往借鑒勞作的經(jīng)驗,如從漢劇里移植來的《打漁殺家》《云樓會》,都有水上劃船的動作?;ü膽虻乃嚾舜蠖嗍墙鱼饫镩L大,對漁家生活十分熟悉,其演出效果往往因此超出漢劇等。
沔陽花鼓戲源于民間說唱,而鄉(xiāng)間農(nóng)人生活,本就帶有所謂草野“俚俗”特色,花鼓戲的題材也不乏“描寫農(nóng)民原始的戀愛和野合一類的事情”。因此在傳統(tǒng)社會,花鼓戲被官方和正統(tǒng)文化稱為“淫戲”,受到壓制甚至是嚴厲打擊。清同治《崇陽縣志》斥責說:“最壞俗者,莫如花鼓淫戲,屢經(jīng)官禁,不能盡革”。光緒甲午(1894年)《沔陽州志》記載當?shù)剜l(xiāng)紳鄧蘭章“立碑禁演淫戲”。在同治二年(1863年)嘉魚縣龍口鎮(zhèn)(今屬洪湖)的《劉氏宗譜》中記載:“禁演花鼓淫戲,違者懲治,不服送公”。直到民國時期,這一狀況仍舊沒有改觀。如1917年1月15日的《大中華日報》譴責說:“上自天沔京潛一帶,下迄黃孝以及黃州等處,每屆新年藉酬神演唱花鼓,甚至組織賭場,一般男女趁此閑月,如醉如狂,傷風敗俗已達窮極。”1927年8月28日漢口公安局第七署甚至頒發(fā)通令:“照得演唱花鼓淫詞,敗壞風俗莫此為甚,歷經(jīng)明令嚴禁在案。惟查本管內(nèi)戲園,竟有陽借名義,陰行演唱各種花鼓淫戲者,殊屬藐玩已極。”為此,通令禁演花鼓戲,“徜再仍前蒙混不遵,定即拿案解辦不貸”。京山縣當局甚至宣稱,抓到私下演出花鼓戲者,要在臉上刻上“花鼓”兩字,以示懲戒。
事實上,沔陽花鼓戲中的所謂“淫褻”成分,很多是表現(xiàn)民眾日常俚俗與愛情交往等內(nèi)容,放在現(xiàn)在看來平常鮮活而富有生活氣息,當時卻往往被封建正統(tǒng)文化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正如湯鐘瑤在《憶花鼓戲》一文說:“所謂縉紳先生深惡而痛絕之者,無非由于學孔夫子放鄭聲的遺風,或者由于這種戲將他們的高雅的面具揭穿了的緣故罷,但在非縉紳一流人物里,如藝匠農(nóng)夫終日孜孜于毫無意趣的職業(yè)之徒,卻從這種戲里得到快感”。正因為如此,沔陽花鼓戲在民間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所以一般縉紳先生、文章學士,高雅固然高雅,但也不能撲滅此視為猥褻的民眾戲劇”。
官方的禁演和管制受到民眾的多方抵制和巧妙應對。1921年1月17日的《漢口中西報》載:“漢口第一署署長,對于花鼓淫戲,查禁非常認真,日前派警在橋口外舵落口地方,拿獲花鼓戲伶,致被鄉(xiāng)民毆打……橋口鄉(xiāng)民,仍循故轍演唱淫戲。”當?shù)孛癖娺€采取改變演出場所和方式等辦法來應對官方的查禁。所謂“土蕩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說的正是花鼓戲逃避管制,改為夜間“密演”的策略。在民間,還有所謂“夜半臺”和“陰花鼓”的“密演”形式。所謂夜半臺,即花鼓戲藝人由鄉(xiāng)間民眾從外地接來,白天閉門不出,等到夜深人靜時,搭起簡易戲臺開鑼演出。為了避免聲響過大,鑼鼓等樂器都貼上黃表紙,甚至事先買通街上的更夫;所謂“陰花鼓”,就是在半夜演出時,臺中放一方桌,桌上供有戲劇祖師“老郎王”的牌位。通過一番請神儀式,使“戲神”附體到演出者身上“顯靈”來表演,把演出歸于戲神附體,以示沒違背花鼓戲禁令。其時,聽“夜半臺”的并不只有鄉(xiāng)間民眾。據(jù)一些老藝人回憶:“當時官衙有令,不準花鼓戲班進縣城唱戲,但城里幾個名門大姓的老爺、太太、小姐們想看戲,就請我們?nèi)コ拱肱_……連大戶的內(nèi)親外戚和官廳的權勢人物家眷,都被請來唱戲。”從晚清到民國,盡管官方一直對花鼓戲嚴加打擊,但它卻頑強地生存下來,直到今天仍舊扎根于江漢平原的廣袤大地,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不僅顯示了民間文化頑強的生命力,也保留了豐富而生動的鄉(xiāng)土文化密碼。
荊州花鼓戲的前身是沔陽花鼓戲,經(jīng)漁鼓、三棒鼓、碟子、連廂、小曲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的碰撞融合,并吸收漢戲、楚劇等戲曲精華而誕生。沔陽花鼓戲起源于民間,其早期形態(tài)叫作“土花鼓”“地花鼓”“沿門花鼓”“推車花鼓”“乞討花鼓”等,由名稱可以看出其地地道道的草根色彩。但是,民間文化富有充分的智慧,它們善于改造自己的草根特色,尋求一個更有來歷更有身份的根源,抬高自己的地位。沔陽花鼓戲就是如此,它雖然來自田間勞作與流浪乞討生活,但在秘傳的《汪家門徒師承譜紅帖》等材料中卻塑造出完全不同的正宗出身。
汪家門是沔陽花鼓戲的最早流派。其一世祖為汪源發(fā)。在相關記載中,汪源發(fā)被描述為一個很有來歷的人。“明朝成化王末年,弘治御極殺洪喜娘”,“我們唱戲的(要)滿門殺死,以后未有殺死的玩戲的人,入了江湖客”。據(jù)此,汪源發(fā)大抵是宮里的樂工,“(因)捉拿玩(戲)的人,無家可歸,隱姓埋名,(改)姓王名水發(fā),雖入了江湖,總是傳戲,推車花鼓、采蓮船、唱小曲子、打連廂、瓦子板。傳與兒子汪羊子,又傳陳明中,又傳夏克明,又傳汪九五,又傳汪春堂,又傳汪愷,又傳汪春保。接起一代代根源,未有斷線。”汪源發(fā)不僅開創(chuàng)了汪家門,而且由于有宮中樂工的正規(guī)音樂技能,“會工尺譜”,由此沔陽花鼓戲的音樂也是有來歷的?!锻艏议T徒師承譜紅帖》成帖時間不詳,從文字重復和語氣不太通暢的情況看,應該是經(jīng)藝人口耳相傳而形成的,其所敘說的追殺戲人等事例也無從考證。但經(jīng)過這個故事的渲染,沔陽花鼓戲就有了宮中樂工的背景,而不再是一群乞討藝人的創(chuàng)造,從而與正統(tǒng)文化發(fā)生了關聯(lián)。關于沔陽花鼓戲的來歷,還有另一個傳說。據(jù)說有一年發(fā)水災,有兩口箱子飄到沔陽城。百姓撈起打開一看,一箱是戲服,另一箱是頭盔。于是,大家穿彩裝,踩高蹺,唱地花鼓,花鼓戲由此誕生。這種說法暗示沔陽花鼓戲的產(chǎn)生是一種“天授”,帶有“神意”。它和上述汪源發(fā)創(chuàng)花鼓戲之說,都是借用正統(tǒng)文化以提升沔陽花鼓戲身份地位的策略,是民間對于草根文化的抬升和塑造。
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專門有一篇文章討論湖北花鼓戲,他贊揚說,湖北花鼓戲的題材“有許多地方可以很真切的看得出平民社會的生活和風俗”。和漢劇楚劇比較,荊州花鼓戲更富有鄉(xiāng)土氣息,保留的江漢平原上的民眾生活形態(tài)更為豐富。在整體風格上,沔陽花鼓戲以悲情為主調(diào),這種悲情源于沔陽花鼓戲“穿街過市流浪苦,沿門乞生唱花鼓”的歷史。這一段歷史,不僅留下了傳統(tǒng)劇目《打蓮廂》《逃水荒》,而且給沔陽花鼓戲的情感表現(xiàn)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江漢平原上的民眾飽經(jīng)戰(zhàn)爭、災荒的磨難與痛苦,沔陽花鼓戲的悲情和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相碰撞,產(chǎn)生出巨大的藝術魅力。以劇情而論,沔陽花鼓戲“喜采本縣近事,附會其詞”。其中的不少戲,如《三官堂》《斬經(jīng)堂》《柳林寫狀》中的主要人物,都能實指家住什么地方,真實姓名是什么?!陡娼?jīng)承》中的張朝宗,不僅實有其人,而且家譜尚存。沔陽花鼓戲打鑼腔的常演劇目有個傳統(tǒng),“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喻老四是位貧農(nóng),張德和是位商販,都是有原型的人物。《白扇記》也是沔陽花鼓戲的傳統(tǒng)劇目,“不唱白扇記,不是花鼓子戲”。而《白扇記》也是依真人真事編出。正因為如此,江漢平原上的民眾觀看沔陽花鼓戲,覺得就是鄰家發(fā)生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十分貼近。還有一些表現(xiàn)風尚掌故的劇目,如《仙桃十二景》《沙市寶塔》,景致就在身邊,情節(jié)就在日常,令民眾深感親切熟悉。
在音樂上,荊州花鼓戲有四大主調(diào):高腔、圻水、四平、打鑼。高腔的產(chǎn)生和勞動生活直接相關:沔陽鄉(xiāng)間,一下大雨,就要把垸子里的水用水車排出來。踏車的人覺得枯燥,就喊號子般詠唱,一邊喊一邊有人接腔,并打鑼鼓,高腔據(jù)說就是這樣形成的?;ü膽虻拇驌魳芬仓饕獊碜越瓭h平原的民間鑼鼓,如車水鑼鼓、道士鑼鼓和采蓮船、高蹺、獅子、龍燈等所用的鑼鼓點,風格獨特。在服飾道具上,在表演動作上,沔陽花鼓戲也往往借鑒勞作的經(jīng)驗,如從漢劇里移植來的《打漁殺家》《云樓會》,都有水上劃船的動作?;ü膽虻乃嚾舜蠖嗍墙鱼饫镩L大,對漁家生活十分熟悉,其演出效果往往因此超出漢劇等。
沔陽花鼓戲源于民間說唱,而鄉(xiāng)間農(nóng)人生活,本就帶有所謂草野“俚俗”特色,花鼓戲的題材也不乏“描寫農(nóng)民原始的戀愛和野合一類的事情”。因此在傳統(tǒng)社會,花鼓戲被官方和正統(tǒng)文化稱為“淫戲”,受到壓制甚至是嚴厲打擊。清同治《崇陽縣志》斥責說:“最壞俗者,莫如花鼓淫戲,屢經(jīng)官禁,不能盡革”。光緒甲午(1894年)《沔陽州志》記載當?shù)剜l(xiāng)紳鄧蘭章“立碑禁演淫戲”。在同治二年(1863年)嘉魚縣龍口鎮(zhèn)(今屬洪湖)的《劉氏宗譜》中記載:“禁演花鼓淫戲,違者懲治,不服送公”。直到民國時期,這一狀況仍舊沒有改觀。如1917年1月15日的《大中華日報》譴責說:“上自天沔京潛一帶,下迄黃孝以及黃州等處,每屆新年藉酬神演唱花鼓,甚至組織賭場,一般男女趁此閑月,如醉如狂,傷風敗俗已達窮極。”1927年8月28日漢口公安局第七署甚至頒發(fā)通令:“照得演唱花鼓淫詞,敗壞風俗莫此為甚,歷經(jīng)明令嚴禁在案。惟查本管內(nèi)戲園,竟有陽借名義,陰行演唱各種花鼓淫戲者,殊屬藐玩已極。”為此,通令禁演花鼓戲,“徜再仍前蒙混不遵,定即拿案解辦不貸”。京山縣當局甚至宣稱,抓到私下演出花鼓戲者,要在臉上刻上“花鼓”兩字,以示懲戒。
事實上,沔陽花鼓戲中的所謂“淫褻”成分,很多是表現(xiàn)民眾日常俚俗與愛情交往等內(nèi)容,放在現(xiàn)在看來平常鮮活而富有生活氣息,當時卻往往被封建正統(tǒng)文化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正如湯鐘瑤在《憶花鼓戲》一文說:“所謂縉紳先生深惡而痛絕之者,無非由于學孔夫子放鄭聲的遺風,或者由于這種戲將他們的高雅的面具揭穿了的緣故罷,但在非縉紳一流人物里,如藝匠農(nóng)夫終日孜孜于毫無意趣的職業(yè)之徒,卻從這種戲里得到快感”。正因為如此,沔陽花鼓戲在民間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所以一般縉紳先生、文章學士,高雅固然高雅,但也不能撲滅此視為猥褻的民眾戲劇”。
官方的禁演和管制受到民眾的多方抵制和巧妙應對。1921年1月17日的《漢口中西報》載:“漢口第一署署長,對于花鼓淫戲,查禁非常認真,日前派警在橋口外舵落口地方,拿獲花鼓戲伶,致被鄉(xiāng)民毆打……橋口鄉(xiāng)民,仍循故轍演唱淫戲。”當?shù)孛癖娺€采取改變演出場所和方式等辦法來應對官方的查禁。所謂“土蕩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說的正是花鼓戲逃避管制,改為夜間“密演”的策略。在民間,還有所謂“夜半臺”和“陰花鼓”的“密演”形式。所謂夜半臺,即花鼓戲藝人由鄉(xiāng)間民眾從外地接來,白天閉門不出,等到夜深人靜時,搭起簡易戲臺開鑼演出。為了避免聲響過大,鑼鼓等樂器都貼上黃表紙,甚至事先買通街上的更夫;所謂“陰花鼓”,就是在半夜演出時,臺中放一方桌,桌上供有戲劇祖師“老郎王”的牌位。通過一番請神儀式,使“戲神”附體到演出者身上“顯靈”來表演,把演出歸于戲神附體,以示沒違背花鼓戲禁令。其時,聽“夜半臺”的并不只有鄉(xiāng)間民眾。據(jù)一些老藝人回憶:“當時官衙有令,不準花鼓戲班進縣城唱戲,但城里幾個名門大姓的老爺、太太、小姐們想看戲,就請我們?nèi)コ拱肱_……連大戶的內(nèi)親外戚和官廳的權勢人物家眷,都被請來唱戲。”從晚清到民國,盡管官方一直對花鼓戲嚴加打擊,但它卻頑強地生存下來,直到今天仍舊扎根于江漢平原的廣袤大地,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不僅顯示了民間文化頑強的生命力,也保留了豐富而生動的鄉(xiāng)土文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