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狠狠欧美,日日插夜夜爽,夜夜狠狠操

一輛自行車35年后結善緣 畫中的她還好嗎

楚天都市報

2018-01-21 19:34:31

當年幫助陌生人后收到一幅肖像畫,這份謝意他一直珍藏。如今意外得知她曾尋找自己,這份善緣還缺一個句號……

圖為:張才華珍藏了35年的畫像

歲月無痕,但當我們驀然回首,卻總會有那么一些記憶揮之不去,它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心底,歷久彌香。

35年前,她借來的自行車被貨車撞壞,為尋到一張購買自行車的票證,向遠在上海素不相識的他寫信求助;35年前,在“永久”牌自行車廠工作的他,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后,無條件竭力幫忙,幫她解了燃眉之急。

時光流逝,他們在彼此的生命中有過短暫的交集,卻又很快分開。30多年后,在上海的他,機緣巧合地從武漢出版的一本舊雜志上,讀到了她對這段塵封往事的回憶和感激,知道她可能在武漢。因為心懷感恩,他們的故事,似乎還沒有結束……

■特殊尋人

當年畫像中的女子你在哪

上海來漢出差的張先生說,他多年來負責上海交通大學在湖北的招生宣傳工作,每次來武漢,都很想幫自己在上海的一個朋友尋找一位故人。張先生說,朋友的這位故人是名女子,“雖然他們不曾相識,未曾謀面,但30多年前他們之間那段短暫的交集,卻讓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看到了一份久違的真誠和信任?!?br/>

記者通過張先生提供的電話,聯(lián)系上他的朋友張才華,55歲的張才華現(xiàn)在是上海一家外資企業(yè)的工作人員。張才華不好意思地笑道:“說實話,這么多年過去,我甚至不記得她的姓名。真的沒想到這么一件小事,卻被陌生的她記了30多年,我也很想跟她說聲謝謝!”

張才華說,因事情過去太久,當時來往的幾封信件早已不知所終,而他也忘記了當年事情的詳細經(jīng)過,更無法記得那名女子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甚至連對方的姓名,他曾在腦海里努力回憶過很多次,卻依舊無法記起。只是根據(jù)她大學畢業(yè)的時間,推算她應該比自己稍大幾歲。

這段塵封數(shù)十載的往事,于張才華而言,唯一留下的就是他珍藏了35年的一幅肖像畫?!斑@幅畫是那名女士請人幫著畫的一幅肖像,當年她作為感謝的禮物,和信件一起寄給了我?!睆埐湃A說,雖然他們并不相識,但他記得當時對方在信中說過,為表謝意,她找了鄭州當?shù)匾幻嫾?,專門為她畫了幅肖像畫并題了字?!凹热皇菍Ψ教匾鉃槲耶嫷?,我便不能隨便丟棄?!边@么多年,盡管幾次搬家,張才華卻一直收藏著這幅肖像畫。“35年了,不知還能否找到她,給這段故事畫上圓滿的句號?!睆埐湃A有些期許。

昨日,張才華特意翻出昔日她送給他的那幅肖像畫,雖然紙張已經(jīng)泛黃,角落的題字和簽名也模糊不清,而那段塵封在記憶深處的往事,卻隨之慢慢浮現(xiàn)……

■異地結緣

只因35年前的一張自行車票

1981年,張才華收到一封來自鄭州的求助信。

一名陌生女子在信中稱自己剛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鄭州工作。為了熟悉鄭州的大街小巷,她向同事借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四處騎行領略當?shù)仫L土人情。當年6月的一個周末,她騎車前往鄭州市中心,行至一個十字路口時,被一輛貨車撞倒,自行車被碾壓著向前滑了10多米,幾乎變成一塊“鐵餅”。貨車司機見她并無大礙,直接駕車逃逸了。而面對變形的自行車,她只得自己想辦法賠同事一輛新車。

當時,正處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國內(nèi)物資較為匱乏,購物全憑票證,而普通人想弄到一張名牌自行車的票證,非常之難。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半年過去了,依舊沒尋到一張自行車票。

湊巧的是,她偶然在《文匯報》上看到了一篇關于張才華的新聞報道,得知張才華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至上海自行車廠油漆車間工作,他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與工人師傅打成一片。于是,她冒昧地寫出了那封求助信。

張才華回憶,當年,他收到信后,立即寫了封回信,說明他的工廠生產(chǎn)“永久”牌自行車,如果可以替代,他愿意盡力幫忙。她回信表示“永久”牌自行車也可以。張才華立即向廠領導匯報了此事,廠長還特意為此事召開了辦公會,最后決定作為特例,為她免費提供一張自行車票。

在給張才華的第三封信里,她寄去了自己單位的證明材料,并匯去購買自行車的錢。為了節(jié)省寄自行車高額的郵費,張才華受她之托親自將自行車送至她所在單位的上海辦事處,由她單位的車幫著將自行車運回鄭州。

張才華說,他當年愿意幫她,是因為理解她的遭遇。此外,當時買一輛自行車的錢相當于一個普通人三個月的工資。他們素不相識,她卻愿意匯那么大一筆錢給他,也是出于對他的信任。

事后,這名女子給張才華寄了一幅她的肖像畫并表示感謝。不久之后,兩人便失去了聯(lián)系,這段往事也被張才華漸漸淡忘。

■善緣再續(xù)

從舊雜志上看到意外的問候

人與人擦身交錯,但時間卻會不經(jīng)意地將回憶推送。

兩年前,張才華的朋友張先生來漢出差時,無意間在武漢出版的一本舊雜志上,看到了一篇圍繞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的回憶性文章,標題為《“永久”的真誠》,作者講述了當年向張才華求助的來龍去脈,并在文中對張才華表示感謝。張先生特地將雜志帶回上海,送給張才華。此時,張才華才知道,他當年認為的舉手之勞,卻被對方銘記了30多年。

昨日,記者在網(wǎng)上查到這篇文章,在文中,她說了當年這幅肖像畫的由來。“張才華的恩情,我不知如何報答。想來想去,覺得送他一幅畫為好。于是托朋友引見,我找到鄭州一位著名書畫家,這位書畫家聽了這個有關自行車的故事后大為感動,立即為我揮毫潑墨且分文不收。我將這幅畫請人裝裱后寄了出去,不久我調(diào)回武漢工作,從此與張才華失去了聯(lián)系?!?/p>

在文末她寫道,“彈指一揮間,我從當年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變成了如今一個知天命的老人,但這件小事已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中。我也想面謝張才華,但令人遺憾的是,時過境遷,上海自行車一廠早已改制,該廠原班人馬各奔東西,根本無法查找張才華的下落。不論張才華今在何方,以我最誠摯的問候,遙祝他健康、平安、幸福。”

不巧的是,這本舊雜志又被張才華遺失。從網(wǎng)上這篇文章備份的信息來看,《“永久”的真誠》刊發(fā)在2009年第10期《中國故事》上。隨后,記者想通過《中國故事》雜志社聯(lián)系上文章的作者,但被告知其采編團隊已解散多時,無法聯(lián)系上當時的責任編輯。

張才華說,當他從朋友手中拿到這本印著自己名字和那段往事的雜志時,心里很感動,但更多的是意外。對他而言,那件事真的不算什么,但沒想到卻被她記了30多年,甚至曾經(jīng)還找過他。如今,他也想通過本報找尋一下她,即使找不到,他至少應該在報紙上回應一聲:“謝謝你還記得我!”(揭明玥)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jiān)督:13307199555